2025年6月22日晚,湖北戲曲藝術中心檀板輕敲,貴州省黔劇院攜經典折子戲《搬窯》參演第四屆全國戲曲(南方片)會演。
該劇以“戲脈純正、表演精到”的藝術品格,贏得滿堂喝彩。
聲腔做表見真章
作為黔劇“小戲”代表作,《搬窯》集中體現了黔劇“以情帶聲、以形傳神”的表演體系。魏英如飾王寶釧,其【揚調原板】
唱段吟誦與抒情結合,將“寒窯十八載”的凄楚之情寓于婉轉之中。行云流水的臺步“云步十字”與水袖“拋接翻”,將人物悲憤
心境外化為戲曲程式美。國家級非遺黔劇代表性傳承人朱宏院長親傳的“眼隨指走,指帶心行”表演要訣,在此劇中得以完整承續。
以戲帶功育新人
此次演出凸顯貴州省黔劇院“以經典劇目錘煉青年演員”的培養理念。魏英如等青年演員通過“一劇一功”的反復打磨,在“四功
五法”上漸得真傳。劇院采取“名家傳戲+舞臺實踐”雙軌模式,使青年演員既掌握傳統戲的“骨子老戲”規范,又能結合現代審美進
行“戲情化”處理。這種“口傳心授”與“創造性轉化”并重的培養方式,為非遺黔劇的傳承樹立了典范。
南韻古戲譜新篇
本屆會演創下“三最”紀錄:參演院團最多(26家)、劇種最豐(21個)、惠民力度最大。黔劇與甌劇、徽劇等南方劇種同臺競藝,既
展現“各美其美”的劇種特色,又實現“美美與共”的藝術交融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會演通過“線下40元惠民票+線上多平臺展播”模式,
使戲曲傳播突破時空界限,真正踐行“藝術為民”的宗旨。
博采眾長拓視野兼收并蓄促發展
此次會演不僅是一場藝術的盛宴,更是一次難得的學習契機。貴州省黔劇院演職人員演出當天全程觀摩了各兄弟院團的精彩演出:荊州
花鼓戲《妻審》以潑辣生動的表演風格展現民間智慧;甌劇《雙金印·水牢》運用獨特的臺步技法,將水牢困境表現得淋漓盡致;京劇《游龍
戲鳳》以精湛的唱念做打詮釋經典;臺州亂彈《活捉三郎》以“文戲武做”的獨特表演風格,讓戲迷們拍案叫絕。主演新晉梅花獎得主鮑陳
熱以飄忽的臺步、凌厲的水袖和“桌上踹凳”等高難度動作,將角色的悲憤與執念外化為極具沖擊力的舞臺語言。唱腔高亢激昂又哀怨婉轉,
賦予傳統鬼戲現代情感,讓觀眾既折服于技藝,又沉浸于角色命運。徽劇小武戲《白門樓》劇中融合徽劇特有的“滾腔”“疊板”技巧,既
保留傳統武戲的鏗鏘節奏,又通過細膩的表情身段賦予人物現代審美詮釋,彰顯徽劇“文武并重”的獨特魅力。其大氣磅礴的舞臺呈現力令
人驚嘆。
年輕演員們十分珍惜此次現場觀摩的機會,連妝都來不及卸的他們,奮筆疾書記錄各劇種的表演特色,并感慨道:“每個劇種都有獨到
之處,比如荊州花鼓的接地氣、甌劇臺步的寫意美,都值得我們借鑒。”同時,貴州省黔劇院還積極組織現場討論,以“戲曲傳統程式現代
化表達”為題與各隊室代表深入交流。這種“取長補短”的開放姿態,正是黔劇藝術持續發展的活力源泉。
此次會演既是黔劇藝術“出山入江”的精彩亮相,更是非遺黔劇“活態傳承”的生動實踐。貴州省黔劇院將以此次會演為契機,繼
續深化“經典復排+人才梯隊建設”工程,讓古老劇種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絢麗的光彩。
文字:李廷
編審:馬用河
二審:竇寰
審簽:黃云艷 朱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