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15日晚,由貴州省黔劇院創排的黔劇《天渠》作為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劇目,在上海浦東群星劇場演出。本場演出同時通過湖南省演出公司“一通文化”平臺實現互聯網(移動端)同步直播。據悉,除黔劇《天渠》外,此次藝術節還將有多場劇目通過“一通文化”平臺進行網絡同步直播。
中國藝術節是我國規格最高、最具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文化藝術盛會。自1987年創辦以來,中國藝術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一屆,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和優秀人才,成為展示中國道路、中國精神、中國力量的藝術盛會,對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發揮了重要作用。2013年,向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致賀信,充分肯定了中國藝術節取得的成績,并對廣大文藝工作者和藝術家提出了殷切期望。
據了解,5月15日至31日,專業協會、業界專家、港澳臺地區推薦的51臺優秀劇目將在上海全市19個劇場演出102場。51臺劇目包括戲曲、話劇、兒童劇、曲藝劇、歌劇、舞劇、音樂劇、交響音樂會、民族音樂會、雜技劇等多種藝術形式。
黔劇《天渠》根據獲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黃大發的個人事跡改編,以黔劇的表現手法、精致的舞臺呈現,講述老支書黃大發帶領村民,擺脫自然貧困和思想貧困,歷經千難萬阻,橫跨大山絕壁挖出9400米“天渠”,開出一條“生命水渠”,把村民帶出貧窮生死線的感人故事。當晚演出現場反響熱烈、氛圍動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演出在“一通文化”直播后臺的相關數據顯示,端口觀看人數達到 35萬多 人次,評論達到近300 條,線上線下觀眾的立體互動成為新的亮點。
此次藝術節中網絡直播的加入,開創了“移動互聯網+中國藝術節”直播的新紀元,是歷屆中國藝術節參評“文華獎”展演劇目的第一次網絡直播,真正實現“人民演藝為人民”,足不出戶“共享藝術節”。據了解,這也是湖南省演出公司“一通文化”平臺繼“湘戲晉京”、“第六屆湖南藝術節”、“全國第二屆花鼓戲基層展演”、“小戲晉京”等多場大型藝術活動后更高規格的又一次直播呈現,實現了從“掌上湘戲”到“掌上國戲”的跨越。
“一通文化”直播平臺成立于2015年,在近四年的數字化平臺探索的過程中,致力于戲劇戲曲的數字化傳承與推廣,從2016年成功直播由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、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“湘戲晉京”展演活動共12場精選劇目演出,到2018年全程直播第六屆湖南藝術節48場參演劇目,實現多場異地同步直播,“一通文化”以豐富優質的內容和直播呈現,獲得了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授予的“掌上湘戲”榮譽稱號。此次藝術節將繼續以“移動互聯網+戲曲戲劇直播”為主要內容,充分利用“一通文化”平臺積累,打造藝術節互聯網分會場,達到“十百千”目標,即“十萬觀眾進劇場,百萬觀眾在現場,千萬觀眾在線上,為全國觀眾奉上一臺高質量的藝術盛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