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:為積極響應中國文化 “走出去”戰略,向世界展示中國豐富多彩的民族藝術瑰寶,提升貴州文化國際影響力,受貴州省文化和旅游廳委派,貴州省黔劇院攜經典黔劇《秦娘美》于2025年7月3日至7月10日,遠赴法國參加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的第79屆阿維尼翁戲劇節。現推出“黔劇青年說”系列,將陸續推送參加此次赴法演出的黔劇院演職人員參演感想體會。
我是劉薩,二級演員,曾在大型黔劇《無字豐碑》中飾演“范大膽”、經典黔劇《奢香夫人》中飾演“馬曄”,此次赴法交流演出中,在黔劇《秦娘美》中飾演“銀宜”。
貴州省黔劇院攜精心打磨的大型黔劇《秦娘美》跨越山海,不遠萬里,亮相法國阿維尼翁國際戲劇節。在阿維尼翁的劇場里,當珠郎與娘美反抗“姑表婚”的唱段響起時,法國觀眾雖不通詞意,卻為侗族大歌的多聲部和聲而屏息——音樂成為穿透語言的箭;又當娘美聽聞珠郎被害,直奔江箭坡發現半枚銅錢與尸骨殘骸,內心崩潰、如遭雷擊,悲痛喊出——珠郎,珠郎,現場的法國觀眾默默地掉下淚水...........這就是情感的共鳴,雖然他們聽不懂我們在唱什么、說什么、但是藝術是無國界的,可以跨文明跨語境達到精神共鳴,語言雖不通,但東西方的藝術有諸多共通之處。
黔劇院的演員們一直以來都是能打硬仗的隊伍,不僅因其藝術的造詣,更因其在團隊協作、臨場應變、創新突破和傳承韌性中展現“戰斗力”。在演出的這段日子里,我們有過“酸”——頂著30幾度的太陽,幾個小時巡游在阿維尼翁大大小小的街道上,汗水濕透了衣背,腳也沒了知覺,卻沒人喊苦喊累。“甜”在心里的是——歐洲人民被我們的侗族服飾、頭飾、歌聲和舞蹈所深深吸引,并為我們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?!翱唷薄杏袠?,飛機........火車.......客車幾番周折,十七、八個小時從國內到達阿維尼翁,顧不上休息的我們,甚至連時差都還沒倒過來,所有演職人員卻開始忙碌著各自的工作,我不經意的給師妹楊影說,先休息吧,明天再忙,她卻樂著說:嘿嘿,咋個能休息勒,要先把工作做好,明天演出才不會出問題。對,其實我們都一樣,要把最好的表演狀態帶給法國觀眾。我們貴州人民帶著“辣”——椒般的熱情,把《秦娘美》這出大戲完美的呈現給了歐洲的觀眾朋友們,給他(她)們帶來了視聽盛宴的雙重享受。
黔劇作為貴州地方戲曲的代表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,正通過“守正創新”的雙軌路徑實現藝術傳承與時代煥新,黔劇是貴州的文化瑰寶,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,更在當代舞臺上煥發新生。我們黔劇人一路“黔行”不忘初心,讓黔劇藝術在異域他鄉大放光彩,這朵“梨園山花”定會綻放出跨越山海的文化力量,我們也堅信黔劇之聲將來—定會唱響于世界各地。
文字:劉 薩
編輯:何俊霖
一審:譚志華
二審:馬用河
審簽:黃云艷 朱 宏